首 页       图片新闻       检察要闻       本院动态       典型案例       检察风采       图说检察       视频展播       党建专栏
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动态    
· 前检·案件质效提升|乌拉特前旗人...
· 前检·案件质效提升|公益诉讼为...
· 前检·三个规定|乌拉特前旗人民检...
· 前检·队伍素能提升|乌拉特前旗人...
· 前检·检讯|两市五地检察机关共建...
· 前检·检讯|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
法律文书    
· 最高检:以高质量法律政策研究赋...
· 最高检:以高质量法律政策研究赋...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
· 做实案件质量评查提升法律监督整...
· 如何理解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典型案例    
· “两高”发布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
· 2025年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商品犯...
· 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
当前位置:首页>>青少年维权专栏
湖北丹江口:精准矫治让“罪错少年”回头有岸
时间:2025-03-10  作者:  新闻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好公民。”这是在启明学校接受附条件不起诉矫治教育的小虎于考验期结束之时写下的感悟。

小虎笔下流淌的感悟,不仅是其个人成长的印记,更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工作成效的生动注脚。

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两大方面问题,丹江口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优势,出台《丹江口市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分类施策,精准矫治,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上不断创新,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显著下降。

检察+专门教育,明确行为边界

在朋友“通话1小时血赚150”的利诱下,明知朋友为电信诈骗分子提供通话转接服务,小虎仍将手机号码租借出去,导致被害人被骗3万余元。“我真的好后悔,贪一时小利,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小虎表示。

审查起诉阶段,考虑到小虎系从犯、无犯罪前科且积极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谅解、认罪认罚等情节,丹江口市检察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这段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成了小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小虎被送至十堰市启明学校接受系统的矫治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生活技能、重塑心理健康……

“年龄绝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无论年纪大小,违法都要付出代价。”小虎的感悟深刻而真挚。学习结束后,检察官查收了启明学校对小虎的矫治教育评价:小虎在考验期内表现良好。

矫治成功,检察机关依法对小虎作出不起诉决定。考验期满后,小虎以崭新的面貌回到了家人身边。

“经过几个月的专门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了,现在在一家面包店里打工学习烘焙技术。”在不起诉决定宣布现场,小虎父母说。

专门学校的建成,为丹江口市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帮教手段的提升注入了新能量,也为罪错未成年人实现实质教育公平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一年来,丹江口市检察院在专门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中贯穿始终的独特地位,协同公安机关共将6名罪错未成年人送至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分级干预效果明显。

检察+心理疏导,打开心灵窗户

“生活是艰难的,但你是被爱的。”

“当你无法控制局面,就专心想着眼前那些你爱的东西。”

在丹江口市检察院心理辅导室内,小飞、小扬等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在OH卡牌上认真写下了自己的心理团体辅导感悟。

小飞、小扬是两名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初中生,因一时冲动参与聚众斗殴。根据《办法》规定,丹江口市检察院安排两人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临界预防心理团辅。在心理咨询师引导下,小飞、小扬和小伙伴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懂得了如何避免冲突,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伤害。

“这几个孩子都是模仿型人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让他们认清佞友,远离是非。”活动结束后,检察官和心理咨询师一起为未成年人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家长与处于叛逆期的未成年人如何有效沟通,缓解对抗情绪,引导未成年人向好发展。

法律是框架,而心理干预是灵魂。单纯讲法律,并不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需求。2024年,丹江口市检察院进一步推动分级干预工作规范化,结合罪错未成年人行为性质、情节、危害大小等因素,将罪错未成年人行为进一步细化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明确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教育机关分级干预工作职责,并在分级干预中引入心理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力量。

截至目前,丹江口市检察院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共开展分级干预活动20余场,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53人次。

检察+家庭教育指导,重建社会化渠道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家庭。让罪错未成年人更好更快回归社会,做实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小五是一名闲散未成年人,因组织朋友张贴淫秽小广告被抓。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深入剖析小五的犯罪根源,结合社会调查掌握的情况,发现其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亲情的疏离:小五父母常年忙于工作、对其缺少关注,小五的日常生活都是跟随爷爷奶奶。针对小五父母监护意识不强的问题,检察官采用“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优势,纠正小五父母“甩手掌柜”的教育观念,改善不良的亲子关系。秉持“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2024年9月,丹江口市检察院以小五和其朋友涉嫌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小五和其朋友缓刑一年,并处罚金。

案件虽告一段落,但帮教并未结束。案件宣判后,检察官与法官、法律援助律师对小五及其监护人进行训诫。在小五缓刑考验期内,检察官又通过实地走访开展回访帮教活动,与小五居住地的阳光未来安全员一道引导监护人认真履行职责,关注小五的心理状况和交友情况,教育小五吸取教训,远离犯罪,快步回归社会。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孩子犯错就像是地里的庄稼生了病。”丹江口市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一检察部主任张玲丽说。很多家长不是不想管孩子,只是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只能一味地纵容或者打骂,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教会家长如何做好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地施策,给庄稼上药捉虫,加上家庭教育提升土地肥力,庄稼自然长势良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张玲丽说。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刘志月 通讯员张晨祎 温珉玥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日报  正义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 电话:12309 邮编:0144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