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片新闻       检察要闻       本院动态       典型案例       检察风采       图说检察       视频展播       党建专栏
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动态    
· 前检·案件质效提升|乌拉特前旗人...
· 前检·案件质效提升|公益诉讼为...
· 前检·三个规定|乌拉特前旗人民检...
· 前检·队伍素能提升|乌拉特前旗人...
· 前检·检讯|两市五地检察机关共建...
· 前检·检讯|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
法律文书    
· 最高检:以高质量法律政策研究赋...
· 最高检:以高质量法律政策研究赋...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
· 做实案件质量评查提升法律监督整...
· 如何理解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典型案例    
· “两高”发布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
· 2025年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商品犯...
· 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
当前位置:首页>>法律文书
打通民事执行监督“办案链”,合力破解“执行难”
时间:2025-01-03  作者:  新闻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紧扣“执行程序是民事权利落到实处的关键”这一定位,持续开展民事执行专项监督,通过补全信息共享链条让办案机制“转”起来,积极延伸监督办案链条让办案质效“提”起来,全面打牢数字应用链条让办案素能“专”起来,努力将“办案链”的叠加优势转化为合力破解执行难的“最优解”,不断提升民事执行监督质效。截至目前,共有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4件案件入选江苏省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1个监督模型获最高检举办的模型竞赛一等奖,2个监督模型在全省竞赛中获奖。

补全信息共享链条,形成良性互动。一是通堵点,建立法检联动协作机制。强化民事检察监督与民事审判、执行工作的衔接,深化法检信息共享,破解衔接路径不畅难题,形成法检良性互动。例如,相城区检察院与该区法院签署《重大敏感案件执行工作联动监督机制合作协议》,通过加强全过程监督、举行法检联动执行直播等方式,确保执行活动依法依规,3年共同推动30余起重大敏感执行案件得到妥善处置。二是解痛点,实现法院执行信息清单共享。例如,昆山市检察院借助与该市法院共享的2.8万余条执行案件基本信息,利用大数据筛查发现监督线索数十条;吴中区检察院与该区法院会签协作配合工作办法,推进执行与监督信息共享,依法共同破解执行难问题。三是补结点,建立民事检察和解与法院执行和解衔接确认机制。探索推出“检法衔接、亲历审查、多轮疏导、公开听证、督促履约”五步工作法,以民事检察和解联动促成执行和解。例如,吴江区检察院通过运用五步工作法成功促成13名挂靠车辆驾驶员与江苏某市政工程公司和解,帮助驾驶员依法讨回了工资和运费提成、公司法定代表人修复了社会信用,将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回,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延伸履职办案链条,提升监督质效。推动民事执行监督与惩治虚假诉讼、拒执犯罪同步审查,精准发现、移送虚假诉讼和拒执犯罪线索,破解民事执行监督单线作战难题。2021年以来,苏州市检察机关共计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833件,依法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603件。办案中,充分关注弱势群体生存权,对执行影响被执行人支付医疗费、基本生活费等情形发出检察建议,依法监督纠正。例如,常熟市检察院聚焦小切口强化民事执行监督,针对法院因未充分评估被执行人履行能力而将39名残疾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情形,制发检察建议、工作提示函,推动法院解除了对无履行能力的残疾人的惩戒措施,同时,重点对违法拍卖、超标的查封、错误分配财产、变相变更裁判结果等突出问题,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法院依法予以纠正;相城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民事执行监督案件中,推动异地双方同步监督、明确轮候查封法律制度适用,督促法院启动执行回转程序,保护案外公司合法权益,该案例入选苏州市“我为民企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典型案例;昆山市检察院针对司法拍卖领域执行监督案件中财产处置成交价低于评估价时,司法评估机构以高于实际处置成交价的评估价为基准收取评估费的情形,制发检察建议,并会同法院、房地产业协会估价专业委员会签署《关于建立司法鉴定不动产估价协作机制的意见》,规范评估费的收取。

打牢数字应用链条,助推社会治理。依托大数据赋能民事执行监督,破解案件线索来源不畅、线索发现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民事执行领域的多发、高发问题,苏州市检察机关积极研发大数据监督模型,利用数据筛查、比对、碰撞及时发现执行监督线索,推动民事执行监督由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延伸,助推社会治理。例如,针对破产案件中恶意逃废债行为多发的现象,自主研发“破产领域虚假劳资债权监督模型”,高效甄别涉虚假劳资债权线索,在江苏省率先探索破产领域执行监督案件办案规范化机制,省检察院专门在苏州召开现场会推广相关经验做法;常熟市检察院依托所构建的“债权转让虚假诉讼逃避执行监督模型”发现监督线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6件,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促使当事人实际履行债务近700万元,该模型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相城区检察院研发运用“破产领域九大违法情形类案监督模型”,帮助近60名企业负责人撕下“失信”“限高”的负面标签,协助省检察院排查全省涉破产企业执行监督线索9000余条,推动全省各地检察机关实现多层次监督、规模化办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日报  正义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 电话:12309 邮编:0144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